优质产品展示
Project
知母

知母

0.00
0.00
  


知母
药材图片




功效
《神农本草经》
味苦,寒。主消渴,热中,除邪气,肢体浮肿,下水,补不足,益气。
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
味苦,寒,无毒。主治消渴,热中,除邪气,肢体浮肿,下水,补不足,益气。治伤寒久疟烦热,胁下邪气,膈中恶,及风汗内疸。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李中梓
味苦,性寒无毒,入肾经。泻无根之肾火,疗有汗之骨蒸,止虚劳之阳胜,滋化源之阴生。勿犯铁器,犯之损肾,烧去毛,盐酒炒用。
知母入肾,为生水之剂,水盛则火熄。所谓壮水之主,以制阳光也。口渴干咳眼花目眩,便赤腰痛,褥劳,烦躁不眠,此皆阳盛阴衰之证,服之皆愈。
《本草经解》叶天士
气寒,味苦,无毒。主消渴热中,除邪气,肢体浮肿,下水,补不足,益气。(去毛盐水炒)
知母气寒,禀天冬寒之水气,入足少阴肾经;味苦无毒,得地南方之火味,入手少阴心经。气味俱降,阴也。
肾属水,心属火,水不制火,火烁津液,则病消渴;火熏五内,则病热中。其苦之者,苦清心火,寒滋肾水也。
除邪气者,苦寒之味,能除燥火之邪气也。
热胜则浮,火胜则肿;苦能清火,寒能退热,故主肢体浮肿也。肾者水藏,其性恶燥,燥则开合不利,而水反蓄矣;知母寒滑,滑利关门而水自下也。补不足者,苦寒补寒水之不足也。益气者,苦寒益五脏之阴气也。
《长沙药解》黄元御
味苦,气寒,入手太阴肺、足太阳膀胱经。清金泻热,止渴除烦。



常用方
《本草经解》叶天士
知母同麦冬、石膏、贝母、陈皮、鳖甲、青蒿、牛膝,治久疟烦渴。同桂枝、白芍、甘草、饴糖,治脾虚胃热,多食而烦。同牛膝、生地、白芍、甘草、桂枝、桑枝,治手足牵引,夜卧不安。同白芍、花粉、甘草、桂枝,治柔痉,惊呼不安卧。同黄柏、车前、木通、天冬、甘草,治强阳不痿。
《长沙药解》黄元御
《伤寒》白虎汤,方在石膏。《金匮》酸枣仁汤,方在枣仁。桂枝芍药知母汤,方在桂枝。并用之,以其清金而泻火,润燥而除烦也。
知母苦寒之性,专清心肺而除烦躁,仲景用之,以泻上焦之热也。



使用注意
《神农本草经》
蚳母、连母、野蓼、地参、水参、水浚、货母、蝭母
《本草经集注》
女雷、女理、儿草、鹿列、韭蓬、儿踵草、东根、水须、沈燔、薅



饮片图片





饮片
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
生河内川谷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曝干。
今出彭城。形似菖蒲而柔润,叶至难死,掘出随生,须枯燥乃止。甚治热结,亦主疟热烦也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。春、秋均可采挖,以秋季采者较佳。栽培三年后开始收获。挖出根茎,除去茎苗及须根,保留黄绒毛和浅黄色的叶痕及茎痕晒干者,为"毛知母";鲜时剥去栓皮晒干者为"光知母"。
生于向阳干燥的丘陵地及固定的砂丘上。分布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



加工
《雷公炮炙论》
雷公云:凡使,先于槐砧上细剉,焙干,木臼杵捣。勿令犯铁器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知母:拣净杂质,用水撞洗,捞出,润软,切片晒干。
盐知母:取知母片置锅中用文火微炒,喷淋盐水,炒干取出,放凉。(每知母片100斤,用盐2斤8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