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豆黄卷
药材图片
功效
《神农本草经》
味甘,平。主湿痹,筋挛膝痛。
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
味甘,平,无毒。主治湿痹,筋挛,膝痛。五脏胃气结积,益气,止毒。去黑䵟,润泽皮毛。
《长沙药解》黄元御
味甘,气平。利水泻湿,达木舒筋。
常用方
《长沙药解》黄元御
《金匮》薯蓣丸,方在薯蓣。用之,以其泻湿而疏木也。
大豆黄卷专泻水湿,善达木郁,通腠理而逐湿痹,行经脉而破血癥,疗水郁腹胀之病,治筋挛膝痛之疾。黑大豆长于利水而行血,及其芽生而为黄卷,更能破瘀而舒筋,以其发舒通达,秉之天性也。黑豆芽生五寸,干之为黄卷。
使用注意
豆黄卷
饮片图片
饮片
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
生太山平泽,九月采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(黑大豆)发芽后晒干而成。
加工
《中药大辞典》
豆黄卷:取黑大豆洗净,浸泡至外皮微皱,捞出,置竹箩内,上盖湿蒲包,每日淋水1~2次,促使发芽。至芽长1厘米时,取出摊在筐内,先置有风处吹至半干(防止脱壳)。再行晒干即成。
制大豆黄卷:取大豆黄卷置锅内,加入用淡竹叶、灯芯草煎成之药汁共煮,至药汁吸尽后,取出晒干(每大豆黄卷100斤,用淡竹叶20两,灯芯草10两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