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头翁
药材图片
功效
《神农本草经》
味苦,温。主温疟,狂易,寒热,症瘕,积聚,瘿气,逐血,止痛,疗金疮。
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
味苦,温,无毒、有毒。主治温疟,狂易寒热,症瘕积聚,瘿气,逐血,止痛,治金疮,鼻衄。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李中梓
味苦,性温,有小毒,入心、肾二经。主温疟发狂,症瘕积聚,瘿瘤瘰疬,金疮鼻衄,齿痛,腹痛,骨痛,赤毒痢下,男子阴疝偏肿,小儿头秃膻腥。
白头翁味苦,本入心经。《经》曰肾欲坚,急入苦以坚之,故又入肾。温疟等证,无非水衰火旺,故治之。
《长沙药解》黄元御
味苦,性寒,入足少阳胆、足厥阴肝经。清下热而止利,解郁蒸而凉血。
常用方
《长沙药解》黄元御
《伤寒》白头翁汤,白头翁三两,黄连三两,黄柏三两,秦皮三两。治厥阴病,热利下重,欲饮水者。以己土湿陷,木郁而生下热,不能疏泄水道,则为下利。缘风木之性,愈郁则愈泄,水道不开,谷道必不能闭也。足厥阴风木,手少阳相火,俱陷于大肠,故魄门郁热而重坠。手少阳下陷,则足少阳上逆,君相合气,升炎于上,故渴欲饮水。白头翁清少阳之相火,黄连清少阴之君火,黄柏、秦皮,泻厥阴之湿热也。
白头翁苦寒之性,并入肝胆,泻相火而清风木,是以善治热利。其诸主治,消瘿瘤,平瘰疬,治秃疮,化癥块,清咽肿,断鼻衄,收血利,止腹痛,医外痔,疗偏坠。
使用注意
《神农本草经》
野丈人、胡王使者
《本草经集注》
奈何草
饮片图片
饮片
《本草经集注》陶弘景
生高山山谷及田野,四月采。
处处有。近根处有白茸,状似人白头,故以为名。方用亦治毒痢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
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的根。春季开花前采挖,除掉地上茎,保留根头部白色茸毛,去净泥土,哂干。
生于山野、荒坡及田野间。分布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山西、陕西、江苏等地。主产内蒙古、辽宁、河北。此外,河南、山东、吉林、江苏、安徽、陕西、山西、黑龙江等地亦产。
加工
《中药大辞典》
拣净杂质,洗净,润透后切片晒干。